齐鲁大地闪耀道德之光!三位道德模范分享感人故事

2025-07-08 文/张媛媛 马艺珂(实习生) From:

编辑导读:

7月8日上午,中共山东省委宣传部举行山东省道德模范记者见面会第二场,邀请3位道德模范代表讲述先进事迹和感人故事,并与记者见面交流。

7月8日上午,中共山东省委宣传部举行山东省道德模范记者见面会第二场,邀请3位道德模范代表讲述先进事迹和感人故事,并与记者见面交流。

刘真标:创办成长营 温暖守护困境儿童成长路

刘真标,是枣庄市滕州市龙阳镇学区党委书记、主任,也是凫山快乐成长营、龙山快乐成长营的创办者,曾获评中国创新型好校长、山东省教书育人楷模、山东好人等。

“我始终坚持‘有温度、有健康、有亮点、有质量’的教育理念,在教学之余积极关注农村困境儿童成长,资助7名学生完成了大学学业。”2020年,刘真标到大坞镇工作后得知,全镇义务教育阶段还有13名孤儿、56名留守儿童面临假期无人看护的情况,于是他多方协调,利用闲置的市庄小学校园成立凫山快乐成长营,开启了特殊群体孩子托管的公益服务之路。

2022年,刘真标到龙阳镇工作,依然牵挂着那些农村困境儿童,于是又成立了龙山快乐成长营。他还自筹资金购买食材、炊具、农具、文体器材等物品,成立炒菜坊、烘焙坊、茶艺坊、农具坊等教育“工坊”,教孩子们种菜、磨豆腐、炒菜等技能,还接手了舞蹈、书画、体能等方面的公益培训。刘真标希望通过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孩子们能在与志愿者相处中获得“亲情陪伴”,在提升综合素养的同时坚定对未来的信心。

刘真标始终坚信,农村困境儿童需要倍加呵护。他表示,未来会尽己所能地把爱和温暖带给农村困境儿童,还要把成长营开到更多农村困境儿童需要的地方。

杨守伟:廿五载倾情守护 爱心点亮孤残儿童未来

杨守伟,是潍坊市儿童福利院的副院长,先后荣获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技术能手、全国最美社工、齐鲁时代楷模、全省道德模范等荣誉。

“要照顾好他们,不仅需要决心和勇气,更需要足够的耐心与爱心。”杨守伟表示,儿童福利院的孩子90%以上患有重度残疾或重度疾病,大多数生活不能自理。因此,25年来,杨守伟和同事们每天跟福利院的孩子们在一起,给孩子们洗澡洗脸、喂奶喂饭、把屎把尿、康复特教,看到孩子们在自己的精心呵护下一天天长大,变得越来越健康,她们觉得特别幸福。

要照顾好福利院的孩子,除了爱心和耐心,还需要足够的专业知识。经过几年的努力,杨守伟先后取得了孤残儿童护理员、高级育婴师、营养师、康复保健师、蒙特梭利中级教师、助理社工师、社工督导等多项资格证书,申报成立了“杨守伟劳模创新工作室”,完成了孤残儿童保护性约束衣、手握环、婴幼儿触摸墙等创新10余项,建立了从幼儿到职业教育的15年贯通培养体系,让每个孩子身心健康、个性发展。

近年来,杨守伟和同事们走出福利院,把康复训练、特教课堂搬进社区家庭,通过“志愿服务”的形式,把服务送到困境残疾儿童的身边,把经验播撒到每个需要的角落。未来,她们会继续做这些折翼天使的翅膀,让他们在党的阳光下飞得更高更远。

刘世瑜:危难时刻勇救船员 彰显渔民互助大爱

刘世瑜,是青岛市城阳区河套街道山角社区的一名普通渔民,今年获评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全省道德模范荣誉称号。

“救人是一种本能,我觉得我只是做了自己该做的事。”2021年9月5日,刘世瑜在驾驶渔船返航的途中收到另一艘渔船的求救信息,他赶紧联系附近的渔船一起前去救援。那天海上风力大,危险系数高,到达目的地时,遇险船已经看不见了,遇险人员都在一艘随时可能被海浪掀翻的小救生筏上面。危急时刻,刘世瑜和其他救援人员抛出救援缆绳,合力将遇险船员一个接一个救起,整个救援过程持续了2个小时,最终7名遇险船员成功获救。

面对“英雄船长”这个称号,刘世瑜表示,在青岛城阳,每一位渔民都有着这种担当和魄力,这是青岛渔民血脉里的团结劲儿——看到遇险船,附近渔船没有不拼命的。若是非说“英雄”,刘世瑜觉得所有在危难时刻伸出援手的人,都是真英雄。

刘世瑜说,在茫茫大海上,渔民们就是彼此唯一的依靠,如果有人需要,无论风浪再大,他还是会义无反顾地冲上去。就像老一辈常说的:“船帮船,人帮人,出了海就是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