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提出到2025年建成初具规模的黄河生态廊道

2020-09-25 文/张媛媛 From:

编辑导读:

目前全省有72处矿山入选国家绿色矿山名录库,数量居全国前列,2018年以来累计修复治理废弃矿山1362座

9月25日上午,上午,山东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山东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有关情况。

据山东省自然资源厅一级巡视员王桂鹏介绍,近年来,山东省各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紧紧围绕全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坚持规划先行,加强生态保护,实施工程治理,着力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王桂鹏表示,山东坚持生态优先,加快推进沿黄流域生态系统修复,开展了黄河生态廊道建设。省政府把黄河生态廊道建设纳入全省推进大规模国土绿化的重点行动,提出到2025年建成初具规模的黄河生态廊道,流域面积50平方公里以上的1049条河道管理范围宜绿化地绿化率达到95%以上。开展黄河流域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在沿黄9市安排16个县(市、区)参加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同时开展全省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示范镇建设,以乡镇为基本实施单元,整体推进农用地整理、建设用地整理和乡村生态保护修复,促进耕地保护和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开展了黄河流域废弃矿山恢复治理,用足用好矿山治理的政策措施,实施绿色矿山建设,开展废弃露天矿山生态修复。目前全省有72处矿山入选国家绿色矿山名录库,数量居全国前列,2018年以来累计修复治理废弃矿山1362座。

据了解,黄河流经山东9个市25个县(市、区),从菏泽市东明县入境,在东营市垦利区注入渤海,在我省境内河道全长628公里,占黄河总长度的12%。山东的常住人口占沿黄9省(区)的24%,经济总量占32%,进出口总额占50%以上。(责任编辑/王立群)